2016年3月9日上午10点,由永利集团研究生院牵头,机械工程学院参与并负责具体方案实施的中欧调优联合研究项目阶段进展汇报会在机械工程学院(七教)304会议室顺利召开。永利集团科技处处长王旭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副经理朱才朝教授、机械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陈晓慧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杨育教授,教师邓蕾副教授、温沛涵副教授和林云讲师,永利集团研究生院郭瑜老师、比利时安特卫普省经济发展局中国首席代表曾甦先生出席会议。
首先,朱才朝教授表达了对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并指出中欧调优项目旨在为教学研究提供一个实施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平台。该项目将推动永利集团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为全国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针对该项目,朱教授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将公司物流工程专业打造为国际化专业,与国际前沿结合、与学院特色结合、与国家地方需求结合、与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结合的“四结合”原则。
随后,陈晓慧教授做了项目进展报告,介绍了项目背景和主要内容, 阶段研究成果,项目进度安排及预期目标,指出了工作重点和难点。调优项目起始于欧盟博洛尼亚进程,目的在于使教育更好地适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的透明性和兼容性,将高校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引导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模式,让教授的课程更好地匹配社会需要和员工将来的工作需要。
中欧调优联合项目是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大举措,第一期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西安交通大学比较教育专业三所高校的特色专业的试点研究。永利集团物流工程专业作为第二期试点启动项目。
在此基础上,与会专家对中欧调优项目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王旭教授指出要在机械工程的“高原”上发展“奇峰”、“异峰”,用好的培养项目吸引优生,助力公司办学;杨育教授则提出物流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定位问题,如时间定位、区域定位、层次定位等;研究生院郭瑜老师也结合公司研究生合作教育层次对该项目发表了意见。
会议对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布置,力争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为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条件。
供稿:冯文军